登记现金日记账函数:SUMPRODUCT、INDEX函数

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登记现金日记账相关函数的语法和功能,这里我们重点讲解SUMPRODUCT函数和INDEX函数。

SUMPRODUCT函数的语法和功能

我们主要从函数的含义、函数的语法格式、函数在日常办公中运用的实例介绍以及函数使用的注意点这4个方面对SUMPRODUCT函数进行讲解。

含义

SUMPRODUCT函数的适用范围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,先把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,然后返回乘积之和,如图3-1所示。

图3-1 SUMPRODUCT函数含义

从字面上可以看出,SUMPRODUCT由两个英文单词组成,sum是和,product是积,所以是乘积之和的意思。

SUMPRODUCT函数的语法格式

SUMPRODUCT(array1,array2,array3,…),array为数组,如图3-2所示。

SUMPRODUCT函数实例——基础用法

当SUMPRODUCT函数的参数中只有一个数组时,即对数组{1;2;3;4;5;6;7}进行求和,1+2+3+4+5+6+7=28,如图3-3所示。

当sumproduct函数中的参数为两个数组时,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,如图3-4所示。

公式“=sumproduct(A2:A8,B2:B8)”可转化为“=sumproduct(数组1,数组2)”,即“=sumproduct({1;2;3;4;5;6;7},{1;2;3;4;5;6;7})”=1*1+2*2+3*3+4*4+5*5+6*6+7*7=140。

图3-2 SUMPRODUCT函数的语法格式

图3-3 对一个数组求和

图3-4 对两个数组计算

当sumproduct函数中的参数为3个数组时,3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,在E4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为“=SUMPRODUCT(A2:A8,B2:B8,C2:C8)”,如图3-5所示。

图3-5 3个数组元素对应相乘

SUMPRODUCT函数实例——多条件求和

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实例:单条件求和——统计成都发货平台的发货量,如图3-6所示。

图3-6 单条件求和

在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SUMPRODUCT((A2:A13=”成都”)*(B2:B13))”。

看到这个公式你可能有疑惑,它跟语法格式好像不一样,其实把它看作只有一个参数,因为当函数中出现由TRUE和FALSE组成的逻辑数组时,公式要写成“=SUMPRODUCT((A2:A13=”成都”)*1,(B2:B13))”格式,乘以1,把它转化成数组才能参与运算,否则就写成最上面的那种形式。

公式分解如下:

“=SUMPRODUCT({数组1}*{数组2})”

“=SUMPRODUCT({TRUE;…..TRUE;…..TRUE}*{11012;…41568;…12506})”

=1*11012+1*41568+1*12506=65086

第二个实例:多条件求和——求发货平台为成都、收货平台为重庆的发货量,如图3-7所示。在E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SUMPRODUCT((A2:A13=”成都”)*(C2:C13=”重庆”)*(D2:D13))”即可求出结果。

图3-7 多条件求和

SUMPRODUCT函数使用的注意点

  1. SUMPRODUCT函数后面的参数必须是数组,即行和列的维度是一致的。参数维数不一致会返回错误值#VALUE!
  2. SUMPRODUCT函数中以逗号分隔的各个参数必须为数字型数据。
  3. 如果是判断的结果逻辑值,就要乘以1转换为数字。
  4. 如果不用逗号而直接用*号连接,就相当于乘法运算,就不必乘以1。

INDEX函数的语法和功能

和讲解SUMPRODUCT函数一样,我们主要从函数的含义、函数的语法格式、函数在日常办公中运用的实例介绍以及函数使用的注意点这4个方面对INDEX函数进行讲解。

INDEX函数的含义

返回数据表区域的值或对值的引用,如图3-8所示。

图3-8 INDEX函数的含义

Index函数的两种形式:数组和引用。

1)数组形式——返回数组中指定单元格或单元格数组的数值。

2)引用形式——返回引用中指定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。

INDEX函数的语法格式

数组形式=INDEX(array,row_num,column_num)=INDEX(数据表区域,行数,列数)

引用形式=index(reference,row_num,column_num,area_num)

=INDEX(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,行数,列数,从第几个选择区域内引用),如图3-9所示。

图3-9 INDEX函数的语法格式

INDEX函数数组形式实例

第一个实例:如图3-10所示,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INDEX(B3:D6,4,3)”,其中,数据表区域(B3:D6),数(4),列数(3),返回数据表区域(B3:D6)第4行第3列的值120。

图3-10 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

第二个实例:通过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实现单条件匹配查找。

如图3-11所示,利用INDEX进行匹配查找,当数据很多时,我们不可能通过点数来确定INDEX函数中的行数和列数,而是要通过MATCH函数来确定行数和列数。

在B9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:

=INDEX($F$2:$I$6,MATCH(A9,$F$2:$F$6,0),MATCH($B$8,$F$2:$I$2,0))

这里使用绝对引用要注意,B8代表6月份不变要使用绝对引用。

图3-11 单条件匹配查找

INDEX函数引用形式实例

第一个实例:如图3-12所示,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INDEX((B3:D6,G3:I6),4,3)”,其中,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(两个区域B3:D6,G3:I6),行数(4),列数(3),从第几个选择区域内引用(省略,默认第一个区域B3:D6),所以返回120。

图3-12 从第一个区域内引用

第二个实例:如图3-13所示,在B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INDEX((B3:D6,G3:I6),4,3,2)”,其中,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(两个区域B3:D6,G3:I6),行数(4),列数(3),从第几个选择区域内引用(第二个区域G3:I6),所以返回500。

INDEX函数使用的注意点

Row_num和Column_num必须指向数组中的某个单元格,否则,INDEX函数出错,返回#REF!错误值。

图3-13 从第二个区域内引用

Excel 银行存款日记账相关函数:SMALL函数、ROW函数

在讲解关于银行存款日记账知识之前,我们先来学习一下SMALL函数和ROW函数的功能和用法,再介绍一下OR函数。

SMALL函数的语法和功能

(1)SMALL函数的含义

返回数据中第k个最小值,如图3-40所示。

(2)SMALL函数的语法格式

SMALL(array,k),其中,array为数据的范围,k为返回的数据在数据区域里的位置(从小到大),如图3-41所示。

(3)SMALL函数的实例

我们先来看一下简单的应用方法。如图3-42所示,我们需要求数据中倒数第5个值,该怎么办呢?在D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SMALL(A1:A10,5)”,便可得出结果为5。

图3-40 返回最小值

图3-41 SMALL函数的语法格式

图3-42 求数据中倒数第5个值

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例子。已知9名学生的成绩,求最后3名的姓名。我们只需要在E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VLOOKUP(SMALL(B2:B10,1),CHOOSE({1,2},B2:B10,A2:A10),2,0)”,即可得出结果,如图3-43所示。

图3-43 求出最后3名的姓名

ROW函数的语法和功能

我们将从函数的含义、函数的语法格式、函数在日常办公中运用的实例介绍以及函数使用的注意点4个方面对ROW函数进行详细的讲解。

(1)ROW函数的含义

返回所选择的某一个单元格的行数,如图3-44所示。

图3-44 ROW函数的含义

(2)ROW函数的语法格式

ROW(reference),如图3-45所示。如果省略reference参数,则默认返回ROW函数所在单元格的行数。

(3)ROW函数实例

下面我们具体来探讨一下它的应用实例。

第一个实例:如图3-46所示,在A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“=ROW(C6)”,返回C6单元格所在列,返回6。

图3-45 ROW函数的语法格式

图3-46 返回C6单元格所在列

第二个实例:如果reference为一个单元格区域,如图3-47所示,返回引用中的第一行的列号。这里第一行为B5所在行,返回5。

ROW函数常常和MOD函数结合起来使用,如图3-48所示。输入公式“=MOD(ROW(B2:B17),4)”,公式解释:返回单元格所在行,然后被4整除取余数。如图3-48所示,余数是有规律的。

图3-47 返回引用中的第一行的列号

图3-48 求余数

(4)ROW函数使用的注意点

如果省略reference,则默认返回ROW函数所在单元格的行数。

3.OR函数的语法和功能

关于OR函数,我们重点从功能以及它的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介绍。

(1)OR函数的功能

OR函数可以用来对多个逻辑条件进行判断,只要有一个逻辑条件满足时就返回“TURE”。函数形式如下:OR(logical1,logical2,…),最多可以有30个条件,如图3-49所示。

(2)OR函数的应用

下面举例来说明OR函数的使用方法。

某公司对升职设置了条件:“年龄大于30岁,或在本公司工作年限大于10年(含)”,要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,公司人员表如图3-50所示。

具体做法如下。

步骤01:使用OR函数,在G2单元格中输入“=OR(D2>30,E2>=10)”,按Enter键,得到的结果是“FALSE”,因为张3的年龄小于30岁,在公司工作时间也没有超过10年,即OR函数中的两个逻辑条件都不满足,所以返回“FALSE”,如图3-51所示。

图3-49 OR函数的语法形式

图3-50 公司人员表

步骤02: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将单元格下拉,就可以得到所有人能否升职的结果,如图3-52所示。

图3-51 判断张3能否升职

图3-52 利用自动填充完成判断

Excel 使用填充功能快速录入相同数据

如果需要在某一个行或列区域输入相同的数据,可以只在其中的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数据,然后通过填充功能来将数据快速输入其余单元格中。

使用功能区中的命令填充数据

步骤01: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录入数据,如图3-74所示。

步骤02:选择单元格区域J5:J15,如图3-75所示。

步骤03:在“开始”选项卡中的“编辑”组中单击“填充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“向下”选项,如图3-76所示。

图3-74 银行存款日记账

图3-75 选择单元格区域

图3-76 单击“向下”选项

步骤04:系统将单元格J5中的文本“借”填充到其余选定的单元格中,如图3-77所示。

图3-77 填充结果

拖动填充柄填充相同数据

还可以直接拖动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来填充数据。先撤销前面的填充操作。下面以同样的例子来介绍拖动填充柄填充相同数据。

步骤01:单击选中单元格J5,拖动该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,向下拖动至单元格J15,释放鼠标后,屏幕上会显示一个填充选项按钮。单击该按钮中的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选中“不带格式填充”单选按钮,如图3-78所示。

图3-78 设置填充选项

步骤02:此时,将只填充内容,而不填充格式,单元格J15中保留了原有的格式,如图3-79所示。

步骤03:在单元格K6中输入公式“=K5+G6-I6”,按下Enter键后,拖动单元格K6右下角的填充柄向下复制公式至单元格K15,得到如图3-80所示的计算结果。

图3-79 不带格式填充效果

图3-80 计算余额

Excel 将“现金日记账表”并另存为“银行存款日记账”

在“现金日记账表格”的基础上,修改表格格式后,另存为“银行存款日记账”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。

步骤01:右击列标E,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“删除”命令,删除“对应科目”列,如图3-68所示。

图3-68 删除“对应科目”列

步骤02:右击列标D,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“插入”命令,插入新列,如图3-69所示。重复此操作,在“摘要”栏左侧插入两列。

图3-69 插入列

步骤03:合并单元格D3:E3,然后分别在D3、D4、E4中输入表格栏目“结算方式”“类”“号码”,如图3-70所示。

图3-70 输入表格栏目

步骤04:选中单元格A1,将单元格中的“现金”更改为“银行存款”,如图3-71所示。

图3-71 修改表格标题

步骤05:在Excel窗口中单击“文件”菜单中的“另存为”命令,打开“另存为”对话框。选择好保存位置后,在“文件名”框中输入“银行存款日记账.xlsx”,然后单击“保存”按钮,如图3-72所示。

步骤06:此时工作簿的名称会更改为“银行存款日记账”,如图3-73所示。

图3-72 “另存为”对话框

图3-73 另存为新工作簿

Excel 撤销和恢复操作

用户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或者在执行某个操作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误操作,这时可以使用“撤销”命令来撤销之前的一个或多个操作,在上一节中已经提到过,接下来就来介绍Excel 2010中的撤销与恢复操作。接着上一节对实例的操作介绍,下面来撤销“清除内容”操作。

步骤01: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“撤销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撤销的操作,可以是一步操作,也可以是多步操作,如图3-64所示。

图3-64 选择要撤销的操作

步骤02:撤销“清除”操作后,单元格区域中的内容会被还原,如图3-65所示。

图3-65 撤销“清除”操作

步骤03:如果此时确实想要删除选定单元格区域中的内容,可以再恢复上一步撤销的操作。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“恢复”下三角按钮,单击“清除”选项,如图3-66所示。

图3-66 选择要恢复的操作

步骤04:恢复“清除”操作后,单元格区域的内容恢复被清除状态,如图3-67所示。

图3-67 恢复“清除”操作

小技巧:关于撤销和恢复操作

并不是所有的操作都可以被撤销,如删除工作表,保护工作表,还有一些宏等操作就不能被撤销。当直接单击“撤销”按钮时会撤销最近一次的操作,用户也可以从“撤销”下拉列表中选择最近执行过的多次操作一并撤销;只有执行过“撤销”操作后,“恢复”按钮才会被激活,否则“恢复”按钮会显示为灰色。

Excel 清除单元格内容和格式

对于已经输入内容和设置了格式的单元格区域,用户可以清除单元格内容和格式,也可以只清除格式而保留内容,或者是只清除内容而保留格式。

清除全部

步骤01:选择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,如单元格J2、单元格A5:J10,如图3-56所示。

步骤02:在“开始”选项卡中的“编辑”组中单击“清除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“全部清除”选项,如图3-57所示。

步骤03:此时选定的单元格区域所有的内容和格式都被清除,显示为默认的单元格效果,如图3-58所示。

清除格式

如果想要保留单元格区域的内容,而不需要已设置的格式,则可以只清除单元格区域的格式。首先在快速工具栏中单击“撤销”命令撤销上面的“清除全部”操作。

步骤01:选择要清除格式的单元格区域,如单元格J2、单元格A5:J10,如图3-59所示。

图3-56 选择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

图3-57 单击“全部清除”选项

图3-58 清除全部后的效果

图3-59 选择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

步骤02:在“开始”选项卡中的“编辑”组中单击“清除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“清除格式”选项,如图3-60所示。

图3-60 单击“清除格式”选项

步骤03:此时,选定的单元格区域的边框、分数等格式被清除掉,系统以默认的格式显示,如图3-61所示。

清除内容

如果不想要内容,但希望保留格式,也可以做到。同样地,先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“撤销”命令来撤销上面的“清除格式”的操作。

步骤01:选定单元格J2、单元格区域A5:J10,在“编辑”组中单击“清除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“清除内容”选项,如图3-62所示。

步骤02:此时工作表中会保留单元格格式,而删除单元格内容,如图3-63所示。

图3-61 清除选定区域的格式

图3-62 单击“清除内容”选项

图3-63 只清除内容后的效果

Excel 打开“现金日记账”工作簿

启动Excel 2016后,接下来使用“文件”菜单来打开上一节中创建的最终文件“现金日记账表格”。

步骤01:在Excel窗口中单击“文件”菜单,然后单击“打开”命令,选择要打开的文件位置,这里我们选择“这台电脑”中的“桌面”选项,如图3-53所示。

图3-53 选择“桌面”

步骤02:在“打开”对话框中选择“现金日记账表格”工作簿,单击“打开”按钮,如图3-54所示。

步骤03:打开后的工作簿如图3-55所示。

图3-54 “打开”对话框

图3-55 打开的工作簿

Excel 销售收入与成本年度对比分析

为了体现企业经营策略变动所发生的效果,有时需要将相邻的年度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。例如,将本年度的销售收入、销售成本、销售成本率与上年度的销售收入、销售成本、销售成本率进行对比分析。

创建分析表格

首先创建年度分析表格,表格中列标志包含“销售收入”“销售成本”“销售成本率”的本年数和上年数,操作步骤如下所示。

步骤01:将工作表标签Sheet2更改为“销售收入与成本年度比较分析”,在该工作表中创建“销售收入与成本年度对比分析”表格,并输入已知的上年的“销售收入”“销售成本”数据,如图2-142所示。

注意:第7行为合计,指的是求和项,用SUM函数得出,下文含有合计项的可直接计算得出,不再重复过程。

图2-142 新建表格并输入上年数据

步骤02:在单元格D4中输入公式“=C4/B4”,按下Enter键后,向下复制公式至单元格D7,得到如图2-143所示的数据。

图2-143 计算上年销售成本率

步骤03:在单元格E4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4”,单元格E5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11”,单元格E6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18”,得到的数据如图2-144所示。

图2-144 引用本年销售收入

步骤04:在单元格F4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5”,单元格F5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12”,单元格F6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O19”,得到如图2-145所示的数据。

步骤05:在单元格G4中输入公式“=F4/E4”,计算销售成本率,按下Enter键后,向下复制公式至单元格G7,得到如图2-146所示的数据。

创建结构图表

创建结构图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数据。下面我们以创建销售收入结构图表为例,具体讲解一下创建结构图表的过程。

步骤01:选择单元格区域A4:B6,在主页面功能区中切换到“插入”选项卡下,在“图表”组中单击“饼图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“三维饼图”,如图2-147所示。Excel创建的默认的三维饼图效果如图2-148所示。

图2-145 引用本年销售成本

图2-146 计算销售成本率

图2-147 选择图表类型

图2-148 图表默认效果

步骤02:在“图表工具–设计”选项卡中的“图表布局”组中选择带有图表标题、百分比数据标志和图例的布局样式,这里选择“布局6”,如图2-149所示。

图2-149 更改图表布局

步骤03:更改图表布局后的图表效果如图2-150所示,从图表中的数据标志可以得知,在上年的销售收入结构中,A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上年整个销售收入的9%,B产品占76%,C产品占15%。

创建本年与上年销售成本率比较图表

通过比较上年销售成本率与本年销售成本率的变化,可以得知企业在该年度的成本控制效果。那么怎么创建本年与上年销售成本率比较图表呢?具体操作如下。

步骤01:在主页面功能区中切换到“插入”选项卡下,在“图表”组中单击“折线图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“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”子类型,如图2-151所示。

步骤02:在“图表工具–设计”选项卡的“数据”组中单击“选择数据”按钮,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单击“添加”按钮,如图2-152所示。

图2-150 图表效果

图2-151 选择图表类型

图2-152 单击“添加”按钮

步骤03:打开“编辑数据系列”对话框,在“系列名称”框中直接输入“销售成本率(上年数)”,单击“系列值”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D4:D6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53所示。

图2-153 编辑数据系列

步骤04:返回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再次单击“添加”按钮打开“编辑数据系列”对话框。在“系列名称”框中输入“销售成本率(本年数)”,单击“系列值”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G4:G6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54所示。

图2-154 添加“销售成本率”系列

步骤05:返回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此时添加的系列会显示在“图例项(系列)”列表中。在“水平(分类)轴标签”区域中单击“编辑”按钮,如图2-155所示。

图2-155 单击“编辑”按钮

步骤06:在打开的“轴标签”对话框中,单击“轴标签区域”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A4:A6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56所示。

步骤07:更改轴标签后返回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57所示。

步骤08:图表最终效果如图2-158所示。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,本年销售成本率低于上年的销售成本率,说明本年的成本控制比上一年做得好。

图2-156 选择轴标签区域

图2-157 单击“确定”按钮

图2-158 图表最终效果

Excel 本年销售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和税金分析

上一节针对公司某一项产品单独分析了销售收入与成本,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除了按产品单独核算外,还需要对所有产品的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及税金进行分析。本节将对公司本年度整体销售成本、销售费用、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。

创建表格并设置公式计算

创建一个用于统计本年度销售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和税金的表格,并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出各月的销售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和税金,然后计算出销售成本率、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率、销售税金率,操作步骤如下所示。

步骤01:将工作表标签Sheet2更改为“本年成本、费用、税金与收入相关分析”,在工作表中创建如图2-112所示的分析表。

图2-112 创建表格

步骤02:在单元格B4中输入公式“=数据表!C4+数据表!C11+数据表!C18”,按下Enter键后,向右复制公式至单元格M4,如图2-113所示。

图2-113 设置公式计算销售收入

步骤03:向下拖动单元格M4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单元格M7,求出销售成本、费用和税金,如图2-114所示。

步骤04:在单元格B8中输入公式“=B5/B4”,计算销售成本率,按下Enter键后,复制至N8,如图2-115所示。

步骤05:在单元格B9中输入公式“=B6/B4”,计算销售费用率,按下Enter键后,复制公式至N9,得到如图2-116所示的数据。

步骤06:在单元格B10中输入公式“=B7/B4”,计算销售税金率,按下“Enter”键后,复制公式至N10,得到如图2-117所示的数据。

步骤07:在单元格N4中输入公式“=SUM(B4:M4)”,计算合计按下Enter键后,复制公式至单元格N7,得到表格最终的数据如图2-118所示。

图2-114 复制公式

图2-115 计算销售成本率

图2-116 计算销售费用率

图2-117 计算销售税金率

图2-118 计算合计

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关分析

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分析是企业发展计算所得利润的最初阶段,正确地利用Excel对其进行分析对一个企业来讲至关重要,操作步骤如下。

步骤01:在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A3:M4,在“插入”选项卡的“图表”组中单击“折线图”下三角按钮,从展开的下拉列表中单击“折线图”子类型,如图2-119所示。

步骤02:Excel会根据用户选择的数据区域,以默认的样式创建所选择的图表类型,如图2-120所示。

步骤03: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选择“月份”系列,单击“删除”按钮,如图2-121所示。

步骤04:在图表中添加标题“收入、成本比较图表”,得到的图表最终效果如图2-122所示。

步骤05:复制“收入、成本比较图表”,然后将副本图表的标题更改为“销售成本率变化趋势”,如图2-123所示。

步骤06: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单击“图表数据区域”右侧的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A8:M8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24所示。更改图表数据源后的图表效果如图2-125所示。

图2-119 选择折线图类型

图2-120 默认的图表类型

图2-121 删除系列

图2-122 图表最终效果

图2-123 复制图表并修改标题

图2-124 更改图表数据源

图2-125 更改后图表效果

步骤07:选择单元格区域B31:C31,输入公式“=LINEST(B4:M4,B5:M5)”,按下Ctrl+Shift+Enter组合键,生成数组公式,返回结果如图2-126所示。

图2-126 设置LINEST函数进行最佳直线拟合

步骤08:在合并单元格B32中输入公式

“=CONCATENATE(”Y=”,TEXT(B31,”0.0000″),”X+”,TEXT(C31,”0.0000″))”,按下Enter键后,返回回归函数表达式,如图2-127所示。

步骤09:在单元格B33中输入公式“=CONCATENATE(”r=”,TEXT(CORREL(B4:M4,B5:M5),”0.0000″))”,按下Enter键后,单元格中显示相关系数“r=0.3744”,如图2-128所示。

步骤10:在单元格C33中输入公式“=IF(CORREL(B4:M4,B5:M5)<0.5,”异常”,””)”,判定相关性是否正常,按下Enter键后,单元格中显示“异常”,如图2-129所示。

图2-127 返回回归函数表达式

图2-128 计算相关系数

图2-129 判定相关性是否正常

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相关分析

上面分析了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相关性,接下来分析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之间的相关性,操作步骤如下所示。

步骤01:复制上一节中创建的“收入、成本比较图表”,并将副本图表的标题更改为“收入、费用比较图表”,如图2-130所示。

图2-130 复制图表并修改标题

步骤02: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选择“销售成本”数据系列,单击“删除”按钮,如图2-131所示。

图2-131 删除数据系列

步骤03:此时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中只有“销售收入”一个数据系列。单击“添加”按钮,如图2-132所示。

步骤04:打开“编辑数据系列”对话框,单击“系列名称”框右侧的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“销售费用”文本所在单元格A6,单击“系列值”框右侧的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B6:M6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33所示。

步骤05:返回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34所示。

步骤06:返回工作表中,得到的销售收入与费用比较图表,如图2-135所示。

步骤07:复制“销售成本率变化趋势”图表,然后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将副本图表的数据区域更改为A9:M9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36所示。销售成本率变化趋势图最终效果如图2-137所示。

图2-132 单击“添加”按钮

图2-133 “编辑数据系列”对话框

图2-134 单击“确定”按钮

图2-135 收入、费用比较图表效果

步骤08:选择单元格区域B54:C54,输入数组公式“=LINEST(B4:M4,B6:M6)”,得到如图2-138所示的计算结果。

图2-136 更改图表数据源

图2-137 销售成本率变化趋势图表

图2-138 设置公式返回函数参数

步骤09:在单元格B55中输入公式“=CONCATENATE(”Y=”,TEXT(B54,”0.0000″),”X+”,TEXT(C54,”0.0000″))”,返回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函数表达式,如图2-139所示。

图2-139 设置公式返回函数表达式

步骤10:在单元格B56中输入公式“=CONCATENATE(”r=”,TEXT(CORREL(B4:M4,B6:M6),”0.0000″))”,按下Enter键后,公式计算相关系数为“r=0.9284”,如图2-140所示。

图2-140 设置公式计算相关系数

步骤11:在单元格C56中输入公式“=IF(CORREL(B4:M4,B6:M6)<0.5,”异常”,””)”,按下Enter键后,公式结果返回为空,说明该相关系数在正常范围内,如图2-141所示。

我们已经介绍了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关分析、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相关分析的具体步骤,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计算规律,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,对表格中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。

图2-141 设置公式判定相关系数

Excel 单项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分析

已知企业各个产品在某一年中每月的销售收入、成本和销售数量,现需要分析各产品的单价、单位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率等指标。现以A产品为例,分析方法总共分为两部分,具体分析如下。

设置公式计算销售成本率

销售成本率也称为主营业务成本率,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成本、费用消化能力的指标之一。销售成本率是指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,反映每100元收入中收回成本的比例。

步骤01:打开“产品销售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和税金数据表.xlsx”工作簿,在单元格C7中输入公式“=IF(C6=0,0,C4/C6)”,按下Enter键后,向右复制公式至单元格N7,得到如图2-85所示的计算结果。

图2-85 计算销售单价

步骤02:在单元格C8中输入公式“=IF(C6=0,0,C5/C6)”,按下Enter键后,向右复制公式至单元格N8,得到如图2-86所示的计算结果。

步骤03:在单元格C9中输入公式“=IF(C4=0,0,C5/C4)”,然后复制公式至单元格N9,得到如图2-87所示的数据。

图2-86 计算单位成本

图2-87 计算销售成本率

步骤04:使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出B产品和C产品各月的销售单价、单位成本和销售成本率,如图2-88所示。

创建图表分析收入与成本

除了计算出销售成本率外,还可以使用图表来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单项产品的销售收入、成本、数量之间的对比、单价与成本的对比,以及销售成本率的趋势等。

创建收入、成本和数量对比折线图

步骤01:在主页面功能区切换到“插入”选项卡下,在“图表”组中单击“折线图”下三角按钮,从下拉列表中选择“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”,如图2-89所示。

步骤02:在“图表工具–设计”选项卡中的“数据”组中单击“选择数据”按钮,如图2-90所示。

步骤03:在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中单击“图表数据区域”右侧的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B3:N6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91所示。

图2-88 计算其他产品的数据

图2-89 选择图表类型

图2-90 单击“选择数据”按钮

图2-91 选择图表区域

步骤04:此时,以选定的数据区域创建的默认的图表效果如图2-92所示。由于3个数据系列绘制在同一个坐标轴中,而销量数据比其他两个系列的值小得多,因此,该图中不能明确地反映各月销量的比较情况。要想反映出销售数量的对比,还需要进行下面的操作。

图2-92 图表默认效果

步骤05:在“图表布局”组中单击“添加图表元素”下三角按钮,从下拉列表中单击“图例”展开按钮,在展开的下拉框中选择“底部”选项,如图2-93所示。

步骤06:在“图表工具–格式”选项卡下单击“当前所选内容”下拉三角按钮,在下拉框中选择图表中的“销售数量”系列,单击“设置所选内容格式”选项,如图2-94所示。

步骤07:在弹出的“设置数据系列格式”对话框中单击选中“次坐标轴”单选按钮,如图2-95所示。

步骤08:单击选择“销售数量”系列,右击,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“更改系列图表类型”选项,如图2-96所示。

步骤09:在“更改图表类型”对话框中选择“组合”选项,将“销售数量”的图表类型设置为“簇状柱形图”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97所示。

图2-93 更改图例位置

图2-94 单击“设置所选内容格式”选项

图2-95 选择次坐标轴

图2-96 单击“更改系列图表类型”选项

图2-97 选择簇状柱形图

步骤10:更改后的图表效果如图2-98所示,折线图类型的两个数系列“销售收入”和“销售成本”绘制在主要纵坐标轴上,而柱形图类型的“销售数量”系列绘制在次坐标轴上。

步骤11:在“图表布局”组中单击“添加图表元素”下三角按钮,从下拉列表中单击“图表标题”展开按钮,在展开的下拉框中选择“图表上方”选项,如图2-99所示。

步骤12:在图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“收入、成本和销量对比图”,设置后的效果如图2-100所示。

创建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对比图

步骤01:按住Ctrl键,单击拖动上面创建的图表创建一个副本,然后双击复制的图表标题,输入新标题“单价与单位成本比较图表”,如图2-101所示。

图2-98 更改类型后的图表效果

图2-99 选择图表标题位置

图2-100 图表最终效果图

图2-101 复制图表并修改标题

步骤02:单击“图表工具–设计”选项卡下“数据”组中的“选择数据”按钮,如图2-102所示。

图2-102 单击“选择数据”按钮

步骤03:在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中单击“图表数据区域”右侧的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B3:N3、B7:N8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03所示,图表效果如图2-104所示。

创建销售成本率趋势图表

步骤01:在主页面功能区切换到“插入”选项卡下,在“图表”组中单击“折线图”下三角按钮,从下拉列表中选择“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”,如图2-105所示。

步骤02:打开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单击“添加”按钮,如图2-106所示。

步骤03:随后打开“编辑数据系列”对话框,选择“系列名称”引用单元格为B9,“系列值”引用单元格为C9:N9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07所示。

步骤04:在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中的“水平(分类)轴标签”区域单击“编辑”按钮,如图2-108所示。

图2-103 选择图表数据区域

图2-104 图表效果图

选择折线图类型

图2-105 选择折线图类型

图2-106 单击“添加”按钮

图2-107 编辑系列名称和系列值

图2-108 单击“编辑”按钮

步骤05:在“轴标签”对话框中单击单元格引用按钮,选择单元格区域C3:N3,然后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09所示。

图2-109 选择轴标签区域

步骤06:返回“选择数据源”对话框,更改后的轴标签会显示在“水平(分类)轴标签”列表中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如图2-110所示。

图2-110 更改后的轴标签

步骤07:此时得到图表效果如图2-111所示。

图2-111 图表效果图